黑色的石油,红色的井架——这是许多人对石油企业的传统印象。但是,走进中国第一大油气田——
长庆油田,处处可见7万长庆石油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
截至10月20日,
长庆油田迎来开发建设50周年,累计生产原油3.83亿吨、生产天然气超4500亿立方米,向国家贡献油气当量超7亿吨,已经连续7年实现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
作为推进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
长庆油田的“
生态账本”同样引人注目。多年来,地处
生态敏感区域的
长庆油田,坚持“油气开发进展到哪里,
生态建设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统筹油气生产与环境保护,探索了“开发—环保—低碳”的新模式,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黄河流域的
生态环境。
沙芦草与蓑羽鹤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沙滩二组
长庆油田开发的靖24-32井场泥浆池附近,一丛丛沙芦草正迎风劲舞,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沙芦草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列入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出芽率低至千分之一。它能在井场上发育,说明长庆天然气开发对
生态环境保护达到新高度。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分类专家吴振海和水土保持研究所郝明德研究员在现场调研时得出的结论。
同样的“奇迹”,还发生在曾经寸草不生的毛乌素沙地。
2020年5月,毛乌素再次迎来了“老朋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所在地。这里
生态环境脆弱,植物成活率低,国家级保护鸟类更是罕见。为保护蓑羽鹤栖息地,长庆苏里格气田连续9年调整气井部署,宁愿牺牲产量,也要保护环境,先后避让100余口气井,放弃不可估量的天然气产量,只为还蓑羽鹤一个家。迄今为止,辖区内蓑羽鹤数量已由当初的25只增长到200多只。
建一座井站,增添一片绿色
陇东油区地处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作为陇东油区最大的采油厂,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有序推进“开发保护示范区、绿水青山示范区、工业
生态文明示范区、
生态治理恢复示范区”四种
生态模式创建,油区生产生活区域绿化率达到90%以上,关停、封堵陇东重点水源保护区和
生态保护区油水井147口,建成了“周祖陵长庆林”“教子川碳汇林”“马岭碳汇林”“南梁
生态林”等80万亩
生态环保林,油区一片绿意盎然。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位于甘肃陇东革命老区的南梁油田建设过程中,
长庆油田主动封堵28口油水井并进行绿植恢复,对全区40多个站库全部采取密闭集输,从源头做好防护。目前,南梁油田已正式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纳入了国家绿色矿山名录。
“
生态环境保护,是必须高质量做好的刚性要求。”
长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付锁堂说,“建一个油田,改善一方环境;建一座井站,增添一片绿色。”
长庆油田注重生产建设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全面加强“三废”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先后在陕北、陇东区域启动了绿色矿山、水源区保护、陇东碳汇林、
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加快推动地方
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林缘区、水源区等8种
生态保护模式,建成清洁文明井场8000余个,安塞、西峰等油田通过了国家绿色矿山创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