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的
生物天然气规模正在持续增长。”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研究员冯晶在5月9日举办的“2019全国规模化
生物天然气技术创新交流大会”上表示,它将是未来
生物质能清洁利用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著名的国际能源咨询公司Navigant联合欧洲主要天然气公司,对欧盟2050年实现碳零排放目标的对策,作出大量应用
生物天然气和氢的建议。并预测,届时
生物天然气的年消费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主任程序强调,
生物天然气已受到各国青睐。
在我国,近年来
生物天然气也颇受国家重视,成为了“十三五”规划
生物质能中的“重中之重”。“发展
生物天然气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于士和说,它面是向未来的新兴战略产业,即将进入发展快车道,前景不可限量。
资源丰富、形势利好
产业化示范发展已拉开序幕
生物天然气将成为常规天然气的有力补充和接续气源。“它可以用于供热、发电,做公共交通燃料——相比化石能源能减少90%以上的污染。”中国沼气学会副理事长李景明介绍,目前,其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呈逐年递增趋势,客车、重型卡车也在试点应用。
“我国发展
生物天然气的条件优越。”于士和说,我国是农林大国,生产
生物天然气的最佳原料资源丰富,且具备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利用的条件。据估计,目前其资源量约2千亿立方米,到2050年将超过3千亿立方米,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发展
生物天然气的意义重大。”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潘继平表示,这不仅事关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更是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的客观需求。“去年,我国45.3%的天然气依靠进口,2030年前后这一数值或达到50%。”程序同样指出,受蓝天保卫战等政策的拉动,国内天然气消费快速、大幅增长,去年增幅达400多亿,世界少有。近10年来,尽管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增速位于世界前列,但远敢不上消费的增速,导致进口增速极度攀升。
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发展将有效增加国内消费供给。
“当前,我国
生物天然气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利好形势。”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副主任工程师胡小峰分析道,国家高度重视
生物天然气发展,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其明确了定位——可再生能源领域里的重要新兴能源产业,提出到2030年实现产业稳步发展,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年产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国家将它作为一个能源品种,从建立政策支持、管理体系、完善政策补贴保,到建设一批商业化示范项目、障消纳等,以工业化、市场化方式推动其发展。“该产业化示范发展已经拉开序幕,全国首批申报示范项目489个,涉及25个省(市),总投资达900亿元。”
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会长陈小平介绍。
不过,我国
生物天然气发展依然任重道远。“2015年,国家开展农村沼气转型升级,于2015~2017年支持了64个
生物天然气示范项目,但当前已运行仅有22个,且极少数是满负荷、稳定、持久运行,多数还处于实验运行状态。”李景明介绍。“我国还未形成
生物天然气专业化、一体化投资、运行、服务体系,市场投入主体、产能都比较少——截至2018年年底,总产能仅为5760万立方米。”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副主任任东明分析说,该产业商业模式仍未成熟,产气效率不理想、经济效益低。“整体上来看,其开发、利用依然严重滞后,产业发展仅仅是刚刚起步,发展缓慢。”与会专家业一致表示。
统筹推进、创新技术
形成绿色、循环、永续发展新模式
“发展前景巨大、意义重大”,为此,如何推动
生物天然气规模化、产业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尽快提升其能源贡献率成为本次大会热议的焦点。
“以统筹的理念推进发展。”任东明认为,要将
生物天然气纳入能源、环保、农业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生物质天然气相关政策、配套的商业市场环境;积极推动
生物天然气工程专用排放标准、相关检测体系建设等,全面推进工业化标准、体制建设;优化规划布局,防止恶性竞争,降低成本。陈小平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表示,要通过建立工程设计导则、产品管输标准等行业标准,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打造成熟工业化、商业化的产业服务体系,支持该产业全面发展。
“必须重视新气源的开发。”程序强调拓宽原料的来源,开拓生产
生物天然气的新途径。当前,国内
生物天然气生产主要以畜禽粪便、秸秆为原料,为使该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必要借鉴国外扩大原料供应的先进经验。“开发能够利用木质纤维类原料,制备
生物天然气的新途径;城、乡统筹,扩大沼气原料来源——剩余污泥,生活垃圾等;应用专用能源作物,例如能源玉米、藻类。”这与陈小平的意见不谋而合。“单一谈
生物天然气发展是不行的,必须与农业、畜禽业相关联。”陈小平强调,要建立生态农业基地、畜牧基地、高产能源植物的原料基地,为
生物天然气提供最好的原料。这样就能够形成绿色、循环、永续发展的新模式,
生物天然气发展的路子才会更宽。
做大做强
生物天然气产业,还需要探索分布式生产应用模式。陈小平提出,
生物天然气原料分散,会产生较高的运输成本高——会占到总成本的70%,甚至更高。大型
生物天然气工厂包打天下的模式不现实。“这就需要,一方面探索把沼气就地变成水合物,集中提纯等,以节省原料运输成本,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分布式发展模式。”
“作为新兴产业,发展
生物天然气,应当建成一批高标准、高质量、可持续的示范项目,同时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与会专家提出,目前,
生物天然气相关的补贴政策还比较缺乏,呼吁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及相关的优惠。要加大科技创新,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突破契合自身原材料特点的关键技术,形成技术开发能力。要积极探索新的、符合各地实际的商业模式。为提升能源转化效率,应当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此外,放眼长远,还应提前着手产业发展战略、策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