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柴先伟 丁勇国)4月15日,笔者获悉,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石油
物探船队“海洋石油751”、“海洋石油770”历时257天,圆满完成红海海域首次海洋勘探地震作业。该作业项目是我国首次以大型装备联合船队形式走出国门,为国际客户提供海洋油气勘探专业震源服务,创造了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史上最大容量的物探地震作业记录,并且在最短时间内施放56万炮的勘探作业成绩,远超国内最佳水平近30万炮。该项目的圆满完成,填补了我国在红海海域实施海洋油气勘探地震作业的空白,为我国专业技术装备“走出去”,开展“一带一路”国际能源领域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神秘的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要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千米深的海底找到油气资源,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人工制造地震波穿透海底地层,再通过专业设备收集分析地震反射波,过程与医院做CT检查十分相像,给海洋做个大扫描,绘制出海底地层图像,从而获得海底油气资源信息。
此次作业工区位于沙特红海北段,作为“一带一路”的必经之地,该地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战略意义重大。沙特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沙漠面积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95%,而工区所在地更是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除了经常遭遇沙尘暴的侵袭之外,降雨稀少,气候干燥,夏季最高气温达49摄氏度。工区总施工面积611平方公里,工区内浅滩暗礁密布,包括3座岛屿、13座暗礁,26片浅滩,工区水深从0米到1000多米变化剧烈,海底地貌陡峭,海水流向混乱,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其他跨国服务公司纷纷退出本项目的竞争。
“复杂的工区环境、10040立方英寸超大容量震源和坏炮率不得超过3%的高标准质量要求对海洋石油勘探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国际上从没有其他船队在此进行过这样的作业。”船队经理刘东说。
面对困难,“海洋石油751”和“海洋石油770”全体员工迎难而上,在开工之初,多次组织员工查资料、想对策、集方案,在安全方面实行“一线一踏勘”“一线一总结”的施工模式。同时船队合理利用作业时窗,加强设备检修保养,并对所有水下设备建立了维护保养追踪档案,严格执行量化管理机制,对每一关键设备进行数字化管理监控。最终,他们实现了整个作业工区0.4%废炮率,远低于合同标准,同时创造最高日产4607炮等多项优异成绩,刷新了我国海底电缆勘探记录,优异的作业表现得到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高度认可。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齐美胜表示,我们要全力加快国际化能力建设和技术发展步伐,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展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技术装备实力和队伍风采,为推动我国“一带一路”领域能源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延伸阅读
“海洋石油751”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洋勘探专业震源船,适用于全球无限航区,可提供海洋油气勘探作业震源和海底设备卫星定位服务,同时具有超高压、大震源、上下源等高端震源作业施工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对于提高我国海洋油气勘探数据采集作业能力,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洋石油770”是我国投资建造的深水物探采集作业支持船,主要服务于深水
物探船,为其进行供油、供水等补给服务,进行复杂海域踏勘、全海域护航作业。该船的投产把多缆物探作业带入全新的联合船队作业模式,提高了多缆物探作业的能力和效率,是我国海上
物探船队走向国际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