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来自主
地球物理软件的商品化发展将更加依赖市场引领和创新驱动,只有符合用户需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软件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有机会成为一流品牌。
目前,由物探院打造的中国石化i系列
地球物理软件已实现解释
软件院内替代国外
软件,采集
软件被
地球物理公司野外地震队和质量控制部门选为必备工具,地震处理平台在美国成功发布,微地震
软件为页岩气开采提供特色服务。
创新产品开拓应用市场
“未来自主
地球物理软件的商品化发展将更加依赖市场引领和创新驱动,只有符合用户需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软件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有机会成为一流品牌。”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曲寿利院长说。
物探处理解释
软件是油田勘探开发必备的工具,在油田信息化建设投资中始终占据较稳定的比重,是自主知识产权
软件与国外商业
软件展开竞争的焦点。国外石油物探商业
软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在人机交互和图形显示方面有着深厚底蕴,其功能的研发时间和先进性甚至超过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凭借强大的
软件技术一直大范围占据物探行业
软件市场。目前,国外商业
软件每年的升级费用就能达到国产
软件售价的3至5倍,售价更是高达国产
软件的近20倍。
面对巨大的市场份额差距和效益差距,物探院勇挑自主
软件研发创新的重担,抓住“十二五”规划发展机遇,用五年时间创造性地打造了先进的物探
软件集成开发平台,构建了云计算共享平台,推出了具有中国石化物探难题解决能力的i系列
地球物理软件产品,实现了众多物探技术成果到
软件产品的标志性跨越。累计获得30余项
软件著作权证书、近10项中国石化专有技术认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多件。
为进一步打破国外品牌商业
软件对中国石化上游勘探开发应用市场的垄断,物探院从2013年开始用自主研发的NEWS油气综合解释
软件在院内部分替代国外
软件进行生产应用,至2015年,通过两年时间应用与完善,顺利实现了对国外
软件的全部替代。最新的NEWS4.1版已实现在云平台的应用、监控及作业查看,集成了缝洞型储层地震预测、复杂储层叠前叠后联合解释、岩相—测井相—地震相—沉积相综合分析解释等先进技术,并推广到中国石化系统8家油田企业,协助30多家用户完成科研生产项目,落实油气勘探目标56个,提出建议井位29口,已钻探井位的勘探成功率达到80%以上,其中8口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
立足迈向国际市场
油气的发现离不开物探技术的进步。物探院在NEWS解释
软件和iCluster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软件已走在国内同行前列的同时,对采集和处理等物探
软件技术也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
SEG 2015国际展览会上,物探院参与研发的中国石化π-Frame地震
软件平台精彩发布。作为业界首个基于Hadoop、Map/Reduce等大数据技术构建的地震专业
软件平台,π-Frame成功展示了PB级海量数据高效组织管理与万核级地震数据处理大规模部署应用的能力,并以其“开放、共享、共赢”的理念,生动描述了地震专业
软件生态系统的愿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基于π-frame的iCluster
软件可实现300TB以上存储管理和1600核并行运算。经实际测试,某工区3.5TB数据加载仅需45分钟,较以前的串行模式14.5小时效率提升了近20倍,即使与国外主流商业
软件相比也具备一定优势。
在保持核心技术创新十足的同时,其“颜值”也丝毫不输给国外明星产品。动感时尚的Ribbon界面风格,清晰流畅的拖放操作,科技感十足的π-Frame在SEG国际展览会上赚足了眼球,首次登场就被SEG主席Dorsey Morrow先生称赞为“SEG 2015年会的最大亮点”。
在采集
软件方面,物探院针对中国石化勘探区块“地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复杂”的双复杂难题,结合目前流行的三维地理信息(GIS)技术和一体化模型分析技术,研发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地震采集工程
软件系统,覆盖了地震采集全过程,形成了一套以iSeisMountain、SPStool和QC-sys为主的地震采集工程
软件产品。产品已跟随
地球物理公司、各油田企业研究院应用于沙漠、黄土塬、灰岩裸露、复杂山前带等国内外各类“难点”探区。凭借其起伏地表地上地下一体化建模、高斯射线束正演、逆向照明、现场快速评价和观测系统属性分析等方面的10余项专利、专有技术,为中国石化东部复杂断块、西部碳酸盐岩缝洞、南方复杂山前带、海外盐下等重点探区勘探目的层照明和高清构造成像提供了强有力的采集技术支撑。
抢占非常规高端服务市场
由美国页岩气革命引发的油价大跌,再一次证明了技术创新对市场的巨大影响。只有抢得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创新先机,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为了满足集团公司对非常规油气开发的迫切需求,物探院在没有成熟技术可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率先开展了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和处理解释
软件系统开发。历时四年,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应用于生产的微地震监测资料处理解释技术,以及一体化
软件系统FracListener,掌握了较完整的微地震监测应用技术。2013年该技术对西南分公司新场工区新场32井、新场29井、新21-4H井须五段的水力压裂进行了微地震监测的生产性应用,在国内率先突破3000米以下(实际深度3360米)致密气压裂地面微地震监测的成功实例;2014年至2015年,成功实施了焦石坝页岩气区块4口水平井多段压裂的微地震监测工作,对优化该区压裂设计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目前,物探院FracListener微地震监测资料处理解释系统具备从数据管理、速度建模、预处理、事件快速识别、震源定位、质量监控、可视化显示,到资料解释的一体化
软件功能,微地震监测资料处理结果质量经甲方鉴定,达到与国外先进的专业微地震服务公司相当的水平,并且在应用成本和计算时间上具有一定优势,率先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
(物探院 项亮 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