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
埕北油田的人,一定对A、B两区四座老平台和上面6个大罐记忆犹新。不过,过去三十余年的“埕北印象”,即将进入“时光博物馆”。中国海上第一条真正意义的海底输油管线,以后只能在发黄的老照片里才能看见了。
7月23日,中国海上最老油田——
埕北油田,已全面停产;8月1日,来自海油工程的200余名施工人员,分批登上埕北平台,作业高峰期的施工人员将达800人;目前,在该油田所在海域,至少有6条工程船或已就位,或正成为航标所向……
这一切的共同指向是“
埕北油田设备设施整体升级改造项目”。
据了解,
埕北油田设备设施整体升级改造项目,是中国海油首个大规模
平台改造升级工程,包括5个老平台适应性改造,拆除BSL平台3个2000立方原油储罐,新建一个6000余吨的综合处理平台,封存中国第一条海底输油管线,铺设1条1.6公里的14/20英寸油气混输海底管线、1条1.6公里8英寸注水海底管线、1根1.6公里的动力/光纤复合海底电缆等,预计在年底全部完工。
“换言之,
埕北油田露在海面上的部分,基本只留下平台外壳,心脏
设备以及腐蚀的设施七八成全部改头换面,平台绝大部分电缆都要更换;3个罐拆掉后,下面露出的导管架12条腿上,我们会再建一个6000多吨的综合处理平台。水下部分,海缆和海底管线全部更换。”该项目海工项目经理盛向明说,通过这一项目,
埕北油田将在年底重现“年轻态”,并至少可以延寿二十年。
渤海石油研究院油藏工程师刘春艳则从油藏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该项目的理解。
作为中国海上第一个中外合作油田和现代化油田,
埕北油田1985年投产。日方合作者按照20%的采收率,对油田进行了精密计算,合作开发15年,基本上可以采完可动用储量。但当时代走到今天,通过不断的精细研究及挖潜技术升级,
埕北油田主力产层采收率已提高到近50%,能够支撑油田在开发30余年后走得更远。“我们利用老井井槽侧钻了五口井,初期都是不含水的,且每天的产油量至少比老井高出40立方米。”刘春艳说。
然而,平台
设备设施是按照使用20年寿命投建的,使用30余年已属超期服役,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更不足以支持油田走到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同时,受制于平台
设备综合处理能力和电力供应等,油田三分之一的井目前仍处于关停状态。“请注意,”刘春艳说,“这些井都是有潜力的,不用额外做任何工作,只要开井生产,每天就可以增加200立方米产量。”
“现有
设备限制地下开发这个痛点,正是
埕北油田设备设施整体升级改造项目启动的一个触点。”埕北油藏工程师常涛说。
为推进这一项目稳步实施并迈进经济效益门槛,渤海石油管理局工程建设中心和海油工程在设计优化、方案匹配、三新三化、安全施工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这是海油工程承揽的利润微乎其微的项目,但为了将抱团取暖真正抱出暖意、抱出效益,我们要带着感情干,把它漂亮地干下来。”盛向明说,
埕北油田在长期开发后出现的问题,许多油田也已出现或即将面临。这次升级改造,将是日后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可为今后中国海油大规模
平台改造升级工程提供宝贵经验。“改造和新建到底哪个更经济、更实用,哪个难度系数更小等,这个项目将提供一个真实的数据。”盛向明说。(记者 郝艳军 通讯员 刘凯 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