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2261井因高含水、生产时效差,于今年2月运用淀粉胶堵水新工艺施工,含水由75%下降到0%,阶段产油3060吨。真是太给力了!” 11月8日,在该井查看生产参数的
西北油田采油二厂开发研究所技术员石锐高兴地说。
这是采油二厂积极应用稠油开发新工艺助力稳油增效的一个缩影。截至10月底,该厂提高采收率新工艺施工56井次,阶段增油4.1万吨。
采油二厂所辖的塔河油田六区、七区、十区北、十二区四个区块属于缝洞型碳酸盐岩
油藏,埋藏约6000米,具有高温、高盐和非均质性强的储层特点,在经过了19年高速高效开发后,油田已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复杂的地层环境和油水流动性导致油井自然递减快,工艺优化及实施困难,剩余油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针对
油藏开发难题,该厂加强前瞻性关键技术攻关及先导试验,与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立“产研学”长期合作关系,在多方努力下,水驱流道调整技术、过饱和注水技术,缝洞型
油藏不动管柱堵水技术、胶体泡沫改善气驱技术、硫化钼驱油技术等技术在采油厂“落地生花”,,初步形成了适应塔河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技术体系。今年扩大纳米硫化钼应用范围,从单元驱替、单井吞吐和过饱和注水+硫化钼工艺复合措施挖潜,施工5井次,增油4096吨。
该厂技术人员紧紧抓住采收率这个稠油油田高效开发的“牛鼻子”,组建由
油藏开发、工程技术、油田化学相关人员组成的提高采收率项目组负责采油厂的新工艺推广应用,从立体结构井网构建、强化连通、改善水(气)驱效果三个方向持续发力,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融合,通过多学科复合指导措施选井、方案编写和施工质量控制,提高措施作业的有效率,全力推进超稠油高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