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
齐鲁石化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项目之一,
腈纶厂溶剂替代试验开展半个月来,生产装置溶剂系统中新溶剂占比已经达到了59%,生产运行稳定,这是该厂持续推进“百日攻坚创效”行动措施之一。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来,
腈纶厂早筹划,早动手,把溶剂替代试验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解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增产高附加值产品创效,减少用板量降低损耗,全厂6条生产线实现稳定运行。
加速溶剂替代实现持续发展
腈纶厂原来溶剂干法工艺被发改委列为淘汰落后工艺,必须尽快进行溶剂替代试验,验证替代溶剂生产可靠性,推进可持续发展,否则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因此把新溶剂替代转型列为该厂“百日攻坚创效”重中之重的工作。
“新溶剂溶解性差,可能会造成设备压力高,必须制定缜密、完善的试验方案,确保试验期间的生产稳定,产品质量稳定,才能创效。”
腈纶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任永禄说。
在试验之前,涉及试用新溶剂的四个车间对操作工进行培训考试,287人全部完成考试,成绩合格,达到了上岗的要求。
5月12日开始试验,比原计划提前近20天。同日,公司党委书记张绍光书记到
腈纶厂指导溶剂替代工作,查看完试验情况后,对溶剂替代提出了积极稳妥做好溶剂替代试验工作,确保安全运行的具体要求
替代试验是该厂重要的工作,不能丝毫马虎,他们提出集全厂之力保试验成功。制定了厂级领导带班,各科室、车间管理技术人员为主的值班应急工作处置组,实行24小时负责制,并成立了以厂机关党员为主的28人党员突击队,随时处理生产中突发问题。
5月12日中午,溶剂替代试验当天,出现了聚合物溶解性差,原液粗滤器堵塞的情况,聚合车间副主任刘振刚顾不上吃中午饭,亲自带人更换了两台粗滤器的滤芯,并调整了溶剂溶解温度,确保了原液的质量稳定性和设备稳定运行。
优化产品结构增产高附产品创效
在现有的生产能力下,如何增产创效,成为
腈纶厂全体员工思考的共同问题,必须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才能完成百日攻坚创效的目标。
由于固体油剂配制难度大、工艺参数不易调整等,为保证产品质量,操作人员克服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等困难细心配制,后纺车间副主任孙华田与技术人员一起在生产现场加班加点指导生产,严格控制从配制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使产品质量控制稳定。
他们及时给用户提供技术服务,使用户用的放心。给用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指导用户根据产品特点进行调整,尤其是在溶剂替代试验期间,针对产品性能指标的变化,与用户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沟通,打消了用户的顾虑。截止到5月底,生产细旦产品600多吨,价格高出常规1000多元/吨,且实现了全产全销,较常规产品增效60多万元。
非纤聚合物A-7,生产成本低于常规
腈纶产品2000元/吨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高附加值产品。为减少疫情期间销售受阻的影响,最大程度为百日攻坚创效做出贡献,聚合车间打破常规,安排人员每天都有生产任务。截止到5月底已生产销售了130多吨,较常规产品增效30多万元。
4月下旬,他们及时组织生产市场急需的马海绒短纤维。为满足用户需求,增产附加值高的产品,前纺车间车间副主任徐越每天紧靠现场,研究分析运行情况,不断优化调整工艺参数,使产品得以顺利生产,产品质量也达到了优等品的要求,合计增效62.8万元。
减少用板量降低损耗
用板量高,不但造成生产线不稳定,而且是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
前纺车间技术员韩磊,每天关注纺位用板情况,每一次的断丝或掉位,都认真分析现象,记录原因,特别是重复用板的纺位,更是不放过每一个纺丝条件的确认,从计量泵、加热器、氮气分配板这些重要部件的使用时间、运行状况,到甬道温度、内外环温度以及导丝器、溢流盒、传感罗拉等等都一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有时为了检查气室或上甬道温度,需要钻进纺丝机三楼平台内部进行实测,现场环境温度高达50℃以上,而且有保温棉碎末,还不等出来工作服就湿透了,而且浑身痒痒,可是为了纺位条件确认,减少重复用板,降低纺位用板量,韩磊从不叫苦叫累。
针对产品生产不稳,用板量高的实际情况,前纺车间生副主任徐越,把主要时间都留在了现场,每天一大早就自己打车赶到厂里,七点不到就已经在纺丝现场了,观察纺位运行情况,关注初生丝的手感,检查下机组件有无异常,查看运行参数有无波动,结合原液固含量、粘弹性以及纺丝生产现象,调整纺丝参数,然后继续观察纺位运行情况,经过细心精心呵护保持了较好地稳定运行。截止到5月31日,今年共生产
腈纶纤维1.43万吨,累计百吨纤维用板21.0套,比2019年降低3.1套,实现了减少用板量降低损耗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