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
西北油田采油一厂TK485井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正在组织“
注气+堵水”施工,他们采用高温冻胶作为堵剂,堵住地层裂缝,抑制了出水层位,达到了氮气驱替顶部阁楼油目的,日增油17吨。
注气是碳酸盐岩油藏增产增效的重要举措,目前该厂单井
注气井有115口,
注气覆盖率达60%以上,随着
注气轮次的增加,增油效果逐年下降。今年以来,该厂从优化措施结构入手,大力实施低成本工艺,采取“
注气+”模式,30余口低产井开发效果明显改善,累增油1.5万余吨。
“我们对近年来
注气采油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单元
注气增储远远高于单井
注气,吨储投入也比单井储气每吨节约300余元,因此扩大单元
注气规模,强化低效
注气井治理,是我们今年的主攻方向。”开发研究所副所长张伟说。
技术人员研究发现,随着
注气总量的累积,井间动态关系逐渐显现,位于二区奥陶系的TK210井组,经过多轮次单井
注气后,邻井的TK211井见到效果,目前日产油达40吨,随后,他们将TK210转为单元
注气井,并应用“气水协同”即“
注气+注水”技术,挖潜剩余油,进一步提升了井间储量动用。目前,该厂单元
注气井组由4个增加到12个,全厂93口单元
注气井日增油水平达到500余吨。
在扩大
注气规模的同时,技术人员采取“大排量推水”“
注气+”等措施,对低效
注气井进行治理。对于存在单井多轮次吐气的,实施大排量注水,扩大氮气波及范围,动用远端阁楼油;对于强底水屏蔽的阁楼油,则采取“
注气+堵水”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在二区大断裂区新增单元
注气井组12个,在6口单元外裂缝型储集体的油井实施“
注气+”工艺,进一步提升低效井开发效果,预计增油近万吨。”该厂总地质师郭忠良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