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智能
纳米黑卡驱油技术应用在TK7-459H井获得成功,驱油增效显著。这在中石化集团公司尚属首例”,4月15日,
西北油田采油二厂副总工程师邹国君兴奋地解释道:“纳米片与残余油滴表面持续接触,对油滴的运移产生‘润滑效应’,等于给油滴安装上了‘滑轮’,提高了原油流动能力,有利于将原油从岩石表面剥离、提高采收率。”
采油二厂1月4日在TK7-459H井实施智能纳米片调驱,邻井3口井受效,截至4月15日累计增油1213.9吨,增效275.6万,投入产出比1:6.3。
T7-444单元位于七区东部,是区块内产量最低的单元。其中TK7-459H井单元注水,由于注水沿优势通道窜进,TK777X、TK714CH两口井水窜,注水替油效果明显变差。
为提高次级通道剩余油动用程度,该厂开发所技术人员立足油藏背景,从油藏适应性评价、堵剂配方研究和注入工艺论证等多方面入手,引入了中国石油大学的2-D智能
纳米黑卡技术。
2-D智能
纳米黑卡片具有润湿、两亲、乳化、降黏、降低界面张力、扩大波及等综合增油机理和效果。润湿反转使油滴不易被岩石吸附,中性润湿有利于启动残余油;微观渗透压产生剥离力,将原油从岩石表面剥离,提高采收率;优异的盐增强效应,矿化度越高,乳化能力越强,在油水界面上乳化,形成混相流动驱,提高驱替效率。
该技术具有破坏胶质沥青质网络结构而在油藏环境使原油本位降粘,降粘后形成水外相的微米级乳状液,提高流动性,克服裂缝或充填介质中的贾敏效应;反转储层润湿性由油湿转为水湿;分散稠油阻塞栓,疏通新流道等功能,对探索
西北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后期三次采油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