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7日零时,
美国将正式重启对
伊朗的
经济制裁,在国际上点燃了一颗“巨大炸弹”的引信。今年5月,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奥巴马政府签订的暂停对
伊朗制裁的伊核协议,这次重启的首批制裁措施主要集中在金融、汽车、飞机等非能源领域,对
伊朗经济至关重要的石油业的制裁将于11月4日生效。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威胁称,要让“
伊朗政权做出巨大变化”。
与此同时,
伊朗媒体6日大篇幅报道
伊朗革命卫队正在国际原油运输要道霍尔木兹海峡举行的大规模海上军演。革命卫队发言人称,这次演习的目的是“控制和保障海湾及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同时应对敌人的威胁和潜在风险”。世界各国普遍对美伊对抗可能对中东乃至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感到担忧。
“
欧盟宣布抵制
美国对
伊朗的制裁。”德国、法国和英国的外长与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6日发表共同声明,反对
美国重启对伊制裁。声明称,“
欧盟对
美国恢复对
伊朗的制裁深感遗憾”。
欧盟决心保护
欧盟企业免受
美国制裁的可能后果,
欧盟修订后的“阻断法规”将于7日生效。“阻断法规”旨在鼓励
欧盟公司无视
美国的制裁威胁,它还规定
欧盟将补偿
欧盟公司因为在
伊朗进行合法的交易而受到的损失。
欧盟的声明还称,“解除对
伊朗的相关制裁是伊核协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
欧盟法律和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我们决定保护
欧盟经济实体与
伊朗开展合法业务”。
美国近来还派高官前往世界各国,试图说服各国支持其对伊制裁和削减
伊朗石油进口,但大多遭到拒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3日曾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和
伊朗在不违反各自国际义务的前提下,保持着正常交往与合作,这合情合理合法,无可非议。他称,中方一贯反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这个立场是坚定明确的。中方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维护。
日本NHK电视台5日报道称,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新加坡参加东盟系列外长会时同
伊朗外长扎里夫举行了会谈。河野赞扬
伊朗在维护中东稳定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对于
美国要求各国11月完全停止从
伊朗进口石油一事,河野强调,
日本将会和
美国协商,今后
日本“将继续从
伊朗进口石油”。
“华盛顿和布鲁塞尔之间的拉锯战又将开始”,德国新闻电视台6日称,尽管欧美贸易战暂时熄灭,但是
美国对
伊朗的制裁,又让欧美形成对抗。莫盖里尼强硬表示,尽管
美国拒绝对
欧盟企业实施豁免,但
欧盟仍决心坚持到底。报道称,在
美国重启对伊制裁前,
伊朗购买的5架新的欧洲商用飞机周日已经交货。
《华盛顿邮报》称,制裁通常只有在盟友合作时才能奏效。报道引述智库新
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罗森伯格的话称:“我们曾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古巴实施制裁的国家。但其他国家仍然与古巴有生意往来。显然在
伊朗问题上,
美国可以退出伊核协议,但除非有所有盟友支持,否则制裁不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