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讯: 4月20日,记者在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下称上海分公司)看到,海油首个储层改造技术中心(下称储改中心)集合了地质、增产工艺等多个专业的力量,正全力攻关东海低孔渗储量开发这一世界性难题。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云对记者说:“公司‘十三五’规划的核心是有效开发,要把储量工作做扎实,让生产出来的每一方气都能产生经济效益。”
当前,储改中心依托水平井多级压裂和厚层非均质分层压裂两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试验准备,并积极关注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最新动态,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并举,把一直以来“看得见,摸不着”的低孔渗储量动用起来,同时进行储层改造领域的研究,提升油气开发经济效益。
东海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大部分油气藏“躲在”低渗、特低渗储层里,并且埋藏深、高温高压、气水关系复杂,导致开发难度巨大,成为制约公司储量动用和提升效益的主要瓶颈。在东海油气勘探开发早期,多家世界级石油公司都对此望而却步。2006年以来,上海分公司开始进行低孔渗开发攻关,形成了一些单项技术创新,但欠缺整体性、系统性的技术突破。
针对这一状况,上海分公司以问题为导向,创新解决思路,打破部门和专业的篱笆界限,实现“跨界混搭”,优化配置有限的人力资源,于今年1月31日成立储层改造领导小组和储改中心。杨云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罗勇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分公司各专业主要负责人;储改中心由全国劳模、总公司级钻完井专家郭士生“挂帅”,汇聚了来自分公司研究院、勘探部、开发生产部、工程技术中心的精兵强将,密切地质和工程、科研与施工的结合,形成了低渗特低渗增产科研、设计、施工与后评估的储层改造完整工作链。
“领导小组和储改中心的成立,把以往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研究力量攥成了拳头,”郭士生对记者说,“实现了地质油藏和工程的紧密结合,科研设计与施工的紧密结合,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的结合。”他表示,此前,各研究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研究单位内部各专业间常有不同意见,需要做大量统筹协调工作。现在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储改中心正全力以“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为突破口,努力形成东海深层低渗—致密储层“甜点”评价、水平井多级压裂、厚层非均质储层定向井分压合采、海上大型压裂配套设备及工具、钻完井储层保护、高效测试技术等6项深层低渗—致密天然气储层勘探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体系,打造出一支海上储层改造科研、设计、施工及评估一体化的具有战斗力的专业攻坚团队,实现东海低渗、特低渗气藏有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