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以下简称《计划》),明确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和主攻方向,提出15项重点任务;同时,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明确上述15项重点任务的具体创新目标、行动措施以及战略方向。
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
“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当前,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世界能源强国对能源技术制高点的争夺日益激烈。”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稍早前召开的《计划》专家座谈会上强调,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我国迫切需要出台全面部署面向未来的能源技术创新专项计划,编制和实施好《计划》。
能源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对世界能源格局和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悉,世界主要国家均把能源技术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采取行动推动能源科技创新。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摆在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尽管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能源技术示范工程,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和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为实现我国从能源生产消费大国向能源技术强国的战略转变,《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进入世界能源技术强国行列”。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这份纲领性文件涵盖了能源领域各个行业的前沿技术,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该文件“为能源企业的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能源企业转型发展”。
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成主题
据介绍,我国进行能源技术革命,一方面需要为资源保障、结构调整、污染排放、利用效率、应急调峰能力等重大问题提供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还需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环境质量等多重国家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和持续动力。
《计划》提出,将重点发展15项技术创新内容。其中,煤炭方面再度强调安全和清洁,要求煤炭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并将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同时,为加强能源伴生资源综合利用,《计划》要求实现页岩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的高效开发,全面提升深海油气钻采工程技术水平及装备自主建造能力。
针对二氧化碳峰值目标,《计划》提出了低碳能源技术支撑体系。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要求重点发展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灵活的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制氢、供热等技术。在核能领域,将重点发展三代、四代核电,先进核燃料及循环利用,小型堆等技术,探索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在二氧化碳封存利用领域,将重点发展驱油驱气、微藻制油等技术。
业内人士认为,提升能源效率需加快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构建一体化、智能化的能源技术体系。《计划》也明确,将重点发展分布式能源、电力储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能源技术发展离不开先进材料和装备的支撑,高温超导材料、石墨烯等关键材料,以及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燃气轮机等关键设备需求将得到重点发展。
林伯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有些新技术很难突破,但技术发展是个渐进过程,一旦突破将会对整个能源领域有很大的冲击。”
创新体制推进落实
为推动落实能源技术革命,《计划》要求从六个方面提供政策保障。
一方面,要求从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法规、保障能源技术装备质量、强化能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完善能源技术创新环境。另一方面,为突出能源领域中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将在推动国有企业成为重大能源技术装备研制和工程应用主体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开展能源技术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等创新服务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能源技术领域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的现状,《计划》明确提出,将深化能源领域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并依托骨干能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能源技术创新平台,同时加速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符合条件的军用技术向能源领域转化应用。另外还将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引进技术带头人,培育复合型管理人才。
据悉,为加大对能源技术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相关方面将研究设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来支持能源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并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能源技术创新,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拓宽能源技术创新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切实减轻能源企业的税收负担,还将实施有利于能源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能源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些政策不仅利好能源领域企业,还有望激发相关企业的投资热情。 此外,《计划》还提出,将制定能源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能源技术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