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讯:

驶出船坞的“泛亚”号。沪东中华船厂提供
本报讯(记者 陈雷
刘树梁)4月15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最先进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泛亚”号在沪东中华船厂顺利下水。该船投运后,将沿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穿梭于我国海外首个世界级LNG生产基地澳大利亚柯蒂斯项目和国内LNG接收站之间,预计每年可为我国运回150万吨清洁能源。
LNG运输船被称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公认的最难建造,高技术、高可靠性、高附加值的“三高”特殊船舶。“泛亚”号运输船的下水,是中国海油与中船集团、招商局、中国远洋等央企竞合共赢,携手推动“国船国造”、“国货国运”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泛亚”号运输船的建造,带动了国内近千家设备生产厂商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冶金、造船、机电和海洋制造等传统民族工业的国际化进程。建造中采办的153套大中型装备中,国产化比例占4成。该船配备了薄膜型货物围护系统,其双燃料电力推进技术与再液化装置等先进技术整合应用在大型LNG船舶上尚属首次。
“泛亚”号将服务于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我国海外首个世界级LNG生产基地柯蒂斯项目。通过参与“泛亚”号运输船的建造,我国首次参与了海外LNG项目上、中、下游全产业链。
作为柯蒂斯项目的首制船,“泛亚”号设计吨位8.25万吨,总舱容约17.4万立方米,装载的LNG汽化后容量将达1.07亿立方米,需要116个“水立方”才能容纳。按照每户居民每月用气量15立方米的标准,可供北京市60万户居民使用1年。
在“泛亚”号之后,我国还将建造3艘17.4万立方米的运输船“泛美”、“泛欧”、“泛非”号,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这将大大增强中国在全球LNG运输业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高国内船企及相关行业的生产制造能力。
中国海油作为国内进口LNG产业的开创者,已建成7座LNG接收站,累计接卸LNG突破8000万吨,成为全球第三大LNG进口商。在海外持续为中国寻找清洁能源的同时,中国海油联合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公司、中船集团等企业,共同发展LNG运输舰队,保障国内能源供应。
截至目前,中国海油已建成各类LNG运输及LNG动力船舶11艘,在建4艘,涵盖远洋大型LNG船、中小型LNG船、LNG燃料港作拖轮等。未来,清洁、绿色、低碳的天然气清洁资源将通过这些LNG运输船舶源源不断地送抵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