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采油二厂卞杨生产班站杨三采油岗管辖着杨家坝、墩塘两个区块41口
油井,其中80%的
油井都是8、90年代投产运行的,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每日必看的示功图,除了了解井下工况,岗长董斌还关注每口井的载荷变化,到过杨三采油岗的人都知道,董斌做得最多的就是骑着电动三轮车,驮着药剂穿梭在
油井之间,摸索配伍药剂,调整药剂量。“不加药可不行,杆柱容易结垢导致载荷升高,毛辫子、抽杆易断不说,井下油流通道变窄了也影响产量。”说着话,董斌随手掏出工作记录本“炫耀”了起来,“你看这几口井,都是我用‘点滴’一点点把载荷降下来的。”
杨33井日产油3吨左右,这在老区算高产井,对它的关注自然也比其他井多。从去年8月份开始,董斌发现这口井载荷逐渐升高,药剂量不断加大,可是降粘效果并不理想。“用加药桶向套管内添加药剂的冲击式加药,药剂一次性加入井筒以后,很快会随着液量排除,而
油井结垢是连续性的,
油井‘一次吃饱’,既浪费了药剂效果还不好,能不能改成持续性给药呢。”那段时间,董斌没事就蹲在井口琢磨,还不时拿出本子记录着。
革新的灵感来自董斌那次生病去医院打点滴,看着一滴滴流进血管的药液,董斌茅塞顿开“对呀,我可以给
油井打‘点滴’。”
董斌从淘宝上买来配件,修复了废弃多时的隔膜泵,将加药方式改为点滴式连续加药,并按需对其药量进行控制,经过一周的调整,杨33井不仅载荷明显下降,药剂量也大大减少。有了这口井的成功经验,董斌信心大增,开始对另外井口“老大难”高产井“下手”。
目前,“点滴加药法”已用到班组6口结垢的“老大难”井上,杆柱结垢程度很快得到了缓解,载荷明显下降。据统计,6口井一个月减少药剂量2700多公斤,节约药剂费用一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