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石化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号召,加快熔喷无纺布聚丙烯专用料的研究开发。该公司仅用10天时间,就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实现了专用料的工业化生产。3月6日,该公司首次批量生产2吨专用料,为国内口罩生产增添力量。截至目前,生产状况良好。
响应号召 启动专用料研发
熔喷无纺布聚丙烯专用料是生产熔喷布的核心原料。熔喷无纺布是口罩的“心脏”,用于医用口罩中间的过滤层,具有很好的过滤性、阻隔性、保温性和吸附性。
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国内疫情防控物资不断告急,作为口罩生产的核心原材料——熔喷无纺布聚丙烯专用料也严重短缺,市场供不应求,原料价格也一路飙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迅速反应,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玉卓指出,“市场需要多少熔喷布,我们就生产多少熔喷布”。与此同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建设“火神山”的速度,部署筹建了10条熔喷无纺布布生产线。
扬子石化高度重视,积极响应,2月26日,该公司立即决定实施熔喷无纺布聚丙烯专用料的生产开发。2月27日,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洪剑桥董事长来到研究院现场,果断决策加快专用料的开发进程,并指挥协调研发工作。
该公司研究院迅速组建了
熔喷料研发团队,投入到熔喷布专用料的研发中。研究院塑料中心当仁不让,接下“军令状”,承担起开发
熔喷料的重任,多名科研骨干立即投入到产品开发中。为了节约时间,塑料中心副主任林龙带领科研人员直奔聚丙烯车间,手拉肩扛,取好试验用基料,快马加鞭开始研发工作。
日夜攻关 研发出小试产品
尽管扬子研究院具有熔喷无纺布聚丙烯专用料的生产技术储备,但近年来随着下游的技术进步,技术指标等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短时间内,让生产的聚丙烯
熔喷料具备可纺性,并达到无纺布性能指标和卫生用品的安全标准,难度很大。
配方、加工工艺,产品质量等等,每一步的技术突破都不是简单的活,在塑料中心主任刁品云的带领下,他们硬是啃下了这些“硬骨头”。10多个配方,72小时的小试研究,累计上千次的测试,从2月27日至2月29日,科研团队扛下了硬活,经过几天的反复试验,形成了稳定的产品配方,生产出近200千克的小试产品,经测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
研发出小试产品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实现工业化生产才算成功。
在聚丙烯
熔喷料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要完成原料加入、输送、掺混、熔融、反应、脱挥、均化等诸多工艺过程。要选择恰当的工艺参数,才能实现生产,
扬子石化经验空白,一切要靠研究摸索。
同时,
扬子石化现有设备不具备生产条件,必须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设备改造又是个大难题,设备供应商订单多,疫情期间未完全复工,又是一大难关。
为此,
扬子石化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方便设备采购等工作。
“赶紧联系厂家,安排现场改造方案讨论。”
扬子石化研究院副院长游忠林当机立断进行工作安排。
“我们订单太满,现在没有多余的螺杆芯轴。”设备供应商的回复让刁品云心里冰凉。
一遍又一遍电话,好事多磨,凭着合作过的经历,经过反复沟通,2月29日,供应商终于同意优先满足
扬子石化需要的芯轴等关键设备,约定3月10日前改造调试完毕,为快速具备生产条件抢得了先“机”。
争分夺秒 实现工业化生产
塑料中心党员杨文亮全程跟进设备改造,每天催办设备供应商。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4日,供应商提前组织好改造器件,当天就安排人员来研究院安装调试。
抢时间,抢进度,塑料中心研发团队组织安装、调整螺杆组合,优化配管……三天的工作量硬是一天就完成了。供应商师傅说:“你们真能拼!”这比预计的3月10日,提前6天完成了设备改造任务。
尽管设备已经改造成功,但是实现工业化生产还有很多难关。通常工艺条件下,专用料很难成型,且容易粘连、缠绕。要不断优化调节温度、压力等多项工艺参数,才能改变聚丙烯的流变性能,便于挤出造粒。
为了优化工艺,在生产机组上寻找最佳条件,研发团队从3月4日起,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连续3天加班加点,不辞辛苦。老党员杨文亮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组织生产,超负荷工作不计得失,有时都顾不上吃饭,给徒弟们上了很好的现场党课。青年党员李梦雪勤奋好学,一刻都没离开现场,及时记录、调整参数、送样,把自己武装成了“女汉子”。青年科研骨干鲍光复、李建峰、袁小亮分工合作,优化技术方案,分析异常原因,总结技术数据,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疫情当前,重任在肩!经过紧张的开发和机组的升级改造,形成产品关键指标,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聚丙烯熔喷无纺布专用料的工业化试生产。
从2月26日到3月6日,仅仅10天时间,就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生产出了熔喷无纺布聚丙烯专用料。
扬子石化以最快的速度、最敬业的精神,发挥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顶梁柱”作用,扬子研究院也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科研人员的担当,助力疫情抗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