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16日从
安全环保院了解到,位于中国石油科技园的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
实验室首批5个技术方向、10个特色攻关方向研究任务落地收官。
其中,“二氧化碳流体—碳酸盐岩的水岩反应动力学模拟研究”“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芳香烃生物降解刺激方法研究”“含油浮渣原位机械压滤耦合水热深度脱水机理研究”“油基钻屑亚临界水萃取除油的机理研究”“新型多孔碳/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卤代烃降解机制的研究”,这5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良好的推广前景。
该重点
实验室由国家科技部于2015年9月30日批准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实验室主要围绕石油石化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污水处理与回用、废气处理与温室气体控制、场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环境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5个研究领域,重点开展有害废物资源化、无害废物生态化、污水分类分质多因子控制、甲烷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与控制、温室气体控制、油气生产对土壤和地下水影响的防控等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建成石油石化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决策支持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
2016年12月,该
实验室2016年度开放课题完成开题申请审查,包括5个技术领域和10个特色攻关方向。3年来,经课题承担单位研究,初步形成了生物矿化法制备纳米铁颗粒的方法、亚临界水萃取处理油基钻屑新方法、芳香烃生物降解的内部刺激方法、原位机械压滤耦合水热深度脱水技术、基于厌氧氨氧化菌的单细胞包埋技术等关键技术,构建了高效降解挥发性碳氢化合物(PAHs)类污染物的生物电化学系统、原位机械压滤耦合水热反应实验系统、页岩气开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模拟模型等实验模型及实验系统,开发出多孔负载型纳米零价铁、氧化石墨烯与氮化碳复合光催化材料、碳掺杂氧化物光催化材料、分子印迹(MIP)专性识别材料、无害化磺化沥青降解混合菌剂等新材料。17项课题共计发表SCI检索论文17篇,EI检索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超额完成了考核指标。
据了解,中国石油以国家重点
实验室为依托,按照“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以高平台的形式撬动国内优势资源,与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石油大学开展
实验室共建,以较少的投资在国家重点
实验室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高质量的人才,进一步改善人才结构和专业结构,为集团公司提升安全环保工作水平提供了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