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邓运华:科技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
|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
文字:【 小 中
大 】 我要投稿 |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总院副院长,邓运华多年潜心于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研究,指导中国海油在海内外勘探科研工作中屡获重大突破。在总公司第八次科技大会召开前夕,记者就勘探技术创新相关话题,专访了邓运华院士。
记者:科技创新对石油公司当下的生存和发展意义何在?
邓运华:一位中国学者在研究了西方石油公司发展历程后,认为世界石油行业的发展经历了3次跨越,在上世纪60-70年代,石油公司勘探开发对象是较大的、简单的油气田,主要依靠扩大投资规模来实现发展;到上世纪80-90年代,石油公司效益的获得主要依靠降低成本;进入新世纪后,勘探开发的对象变得小、破碎、复杂,降低成本也是有限的,需要依靠新技术的应用来勘探开发复杂油气田,动用低品位储量产生效益。因此,科技创新成为新世纪石油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记者:中国海油在勘探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哪些成就和进展?
邓运华:多年来,中国海油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新的理论认识、新技术的提出,并在勘探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国内方面,我们逐步探索和形成了断陷盆地断层油气运聚、构造脊油气运聚理论、复杂断裂带圈闭分析技术、河流相砂体描述技术等,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并实实在在地指导渤海和南海的勘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海外,我们在勘探方面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培养了一支技术与作风过硬的海外勘探研究队伍,同时建立了一套适应海外勘探的技术体系,这是海油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财富。同时,我们在海外勘探研究中提出河流—海湾体系是世界海相石油分布的主要场所,河流—三角洲体系是世界天然气分布的主要场所,它们破解了海油在海外勘探中的许多难题,并探索形成了相应的预测技术,在海外区块的勘探中成功预测了油气源岩并获得油气大发现,得到国际大公司高度肯定。
记者:下一步,海油在勘探技术领域需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
邓运华:在国内,对于渤海油区、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等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的成熟区域,海油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发挥科研人员积极性,深入探索油气富集规律,形成一套实用的成熟区勘探研究方法与技术,来指导未来的勘探。同时探索新凹陷、新层系勘探研究方法与地质新认识,指导新区大中型油田的发现。此外,由于天然气田的形成与油田的形成有很大差别,要探索形成中国海油煤系气源岩及气田成因的理论、认识及对应技术,用找气的方法去找气田。
在海外,勘探遇到地质方面的难点较多。世界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千变万化,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形成对应的技术。目前已有的技术储备远远不够,例如挤压盆地对海油来说就是全新的领域,需要我们去学习和研究,又如针对海相油气田的勘探技术研究仍需要继续深入。
记者:科技创新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公司应如何鼓励和推进科研创新工作?
邓运华:在世界石油勘探领域有一句名言:“油田在地质家的脑子里。”一个勘探技术人员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技术基础,要及时掌握世界前沿的新理论技术,要看过大量油田实际资料,积累前人的勘探成果、模式、经验和教训,然后对其研究的区域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已有的知识与本地区工作的对象相结合,深入分析、思考才有可能产生新的认识,地质家脑子里才能有大油田。
科技的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长期积累。“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莫写一句空”,科研人要耐得住寂寞,厚积才能薄发。
因此,公司要推动创新,就要营造创新文化和氛围,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使科研人员能安心做技术、安心搞科研,在为公司作出贡献的同时成就科研人员的事业。(记者 莫江江)
|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声明:
①本网刊载的所有内容,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若本网转载相关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立即处理。
③本网登载此内容是为了传递更多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相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
时间:2016年10月26日 |
浏览1046次 |
精彩导读 |
|
排名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1 |
黄维和 |
男 |
教授级高工 |
2 |
高雄厚 |
男 |
教授级高工 |
3 |
熊春明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4 |
张义杰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5 |
廖广志 |
男 |
教授 |
6 |
张义军 |
男 |
农艺师 |
7 |
李阳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8 |
罗健辉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9 |
付兴国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10 |
王德民 |
男 |
高级工程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