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理事会章程 | 商务合作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首页
资讯 电商 产品 供求 市场 专家库 专题 人物 理事会
招标 文库 媒体 通讯录 推荐 联盟 视频 会展 图片
会员
合作机遇 政策动态 人事变动 科技动态 勘探·开发 炼油·化工 油品·销售 天然气·管道储运 物资·装备
工程·建设 非常规资源 替代能源 质量·安全 节能·环保 会员资讯 综合市场快报 液化石油气市场 原油市场动态
汽柴油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库 ->> 以解决核心问题为导向推动油气勘探新突破郭旭升
以解决核心问题为导向推动油气勘探新突破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    文字:【 】    我要投稿
解决核心问题为导向推动油气勘探新突破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旭升

  郭旭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石化副总地质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及勘探工作,在页岩气和超深层天然气勘探理论技术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深化复杂构造区高成熟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助力发现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气田。针对超深层天然气勘探领域,提出海相碳酸盐岩超深层天然气富集模式,助力发现我国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主编或参与编著《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富集机理与勘探技术》等著作 4部,发表论文 47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4 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页岩油气国际先锋奖等。


  对于如何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勘探领域专家郭旭升表示,当前利用新理论、新认识、新技术实现勘探突破的任务日益紧迫,关键在于要以解决勘探开发核心问题为导向,在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的过程中实现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创新。

  多年来,中国石化持续加大勘探领域投入、推进高质量勘探,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理论技术,油气探明储量连续两年超额完成7年行动计划任务。但在部分资源禀赋差、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油气分布规律不清、物探资料品质较差、配套工程工艺尚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中国石化勘探领域的发展。

  郭旭升认为,技术研发要加强整体规划,不要四处出击,尤其要关注真正制约发展的问题。要想实现理论创新并取得突破,必须扎扎实实进行基础研究,只有认真研究一手资料,找到该地区面临的核心矛盾,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在勘探开发技术上,持续推进大兵团作战,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助力工程工艺创新、提升关键问题解决效率的必由之路。

  勘探技术创新要抓住核心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

  郭旭升认为,勘探技术创新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清层次,针对勘探对象攻克核心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石化目前已形成符合自身情况的一系列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但在大型软件、装备等领域依旧存在短板。受制于上游资源规模的局限性,部分技术研发的性价比并不高,例如处理三维地震资料的大规模软件系统和硬件装备等,需持续大量投入才能保持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其实际的应用范围却往往有明显的局限性。

  对此,郭旭升表示,技术研发要加强整体规划,不要四处出击,尤其要关注真正制约发展的问题。在有备用技术的前提下,在一些非核心技术上,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并加强与外界合作。

  好钢用在刀刃上,围绕核心领域和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的力度要持续加大。页岩油气、深层超深层和致密碳酸盐岩、砂岩油气是下一步重点勘探领域。

  在郭旭升眼中,要想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首先要实现油气富集理论创新,更新找油找气思路。其次要加强地球物理技术、仪器和大型处理解释软件的研发,精准描述地质目标。最后要加强高温高压仪器、旋转导向、大规模水力压裂等先进工程装备和工艺技术研发,实现油气绿色高效低成本开采。

  “如果这些技术实现突破,将对中国石化勘探工作起到很大支撑作用,我们对此充满信心。”郭旭升说。

  加强基础研究是核心问题实现突破的关键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不断深入,中国石化的勘探对象日益复杂,剩余资源劣质化情况凸显。“现在勘探的新区基本上是以前久攻不克的老区。想要取得突破,就必须在理论认识上有所创新。”郭旭升说。

  郭旭升认为,要想在一个区域实现理论创新并取得突破,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扎扎实实进行基础研究。只有认真研究一手资料,找到该地区面临的核心矛盾,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此外,勘探新思路也十分重要。推动内外部矿权流转,是取得创新地质理论与勘探突破的有效手段。

  “很多区块一个勘探队伍深耕了很久没有突破,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往往很难再踏踏实实去做十分熟悉的基础研究,也就很难获得新的发现。如果能换新的队伍去做这个地区,从头做一遍基础研究,则更容易发现问题,形成新的思路。普光气田和涪陵页岩气田等由地质认识创新带来的重大突破,背后都有矿权流转的功劳。”郭旭升说。

  郭旭升表示,对勘探科研工作者而言,活跃发散的思维也很重要。尤其是年轻科研人员要多学习行业权威写的文章和报告,在开会交流时仔细聆听每个人发言,了解不同的思路,丰富自己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遇到难题钻牛角尖的现象。“实际上很多新的思路并非由大科学家提出,而是一些基层的年轻科研人员提出来的。因此,年轻科研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研究工作”。

  要通过推进大兵团作战和地质工程一体化,提升关键问题解决效率

  集团公司提出,要深入探索科技攻关大兵团作战模式。郭旭升认为,大兵团模式在勘探领域的落地,就是地质工程一体化,就是多专业多学科的深度交流融合。这是助力工程工艺创新、提升关键问题解决效率的必由之路。

  郭旭升表示,长时间以来,很多创新突破往往是在不同专业之间的跨专业交叉点上取得的。有些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多专业的联合攻关中,往往可以被顺利攻克。很多问题可能对一个专业很难,但放在别的专业早已经解决,因此共同攻关可以极大提升项目效率。“我认为大兵团模式在集团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中国石化油气田品位相对较差,对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要求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工程成本、生产成本提高,要想实现效益开采,就必须严格控制成本。“核心是选择适用的技术来降低成本。”郭旭升说,“有些地质问题必须要借助先进的技术,但有些不一定要非常先进的高成本技术去解决。这就更需要地质、工程科研人员一起研究,更好地选择技术、优化方案,实现低成本勘探开发。”

  如何更好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郭旭升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攻关过程中,从组织管理上有意识地形成跨学科工作,组建跨学科团队,一个项目也可以尝试同时组织几个背靠背的团队独立开展竞争性工作,比对分析得出一个最佳路线;二是选好项目长,培养一些思路开阔、有进取心、能力过硬、胸怀宽广、政治素质高的领军人才;三是各个专业的科研人员必须搞清楚本专业面临的问题,同时多学习一些相邻专业的知识,以便高效结合。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声明
①本网刊载的所有内容,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若本网转载相关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立即处理。
③本网登载此内容是为了传递更多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相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中国石化报 作者:本报记者 闫坪卉 时间:2021年6月21日 浏览1690次
 精彩导读
 “双碳”目标下液化石油气深加工企业何去何从? 2022年9月14日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契合“双碳”目标要求 2022年4月20日
 顶层设计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磅利好 2022年4月20日
 鼓励探索多种技术路线 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4月6日
 杨为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11月18日
 孙焕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11月18日
 以解决核心问题为导向推动油气勘探新突破 2021年6月21日
 加强基础研究 努力实现复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自主创新 2021年6月18日
 打造低成本技术优势 加快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突破 2021年6月15日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中民 2021年5月8日
 吴凯丰荣获“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21年12月30日
 刘中民荣获首届京博科技卓越奖 2021年1月13日
 李国辉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21年1月13日
 膜工业:为众多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2021年1月6日
 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互促 2020年5月28日
   最新加入专家  
姓名 性别 职称
姜松奕 高工
白江坤 高级工程师
李小兵 工程师
王小斌 高级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刘宏宇 高级工程师
罗克钦 高级工程师
马玉山 高级工程师
王学朋 正高级工程师
陈炳琳 高级工程师
张维 工程师
   专家人气排行榜  
排名 姓名 性别 职称
1 黄维和 教授级高工
2 熊春明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3 高雄厚 教授级高工
4 张义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5 张义军 农艺师
6 李阳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7 罗健辉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8 廖广志 教授
9 王德民 高级工程师
10 王璞珺 教授
关于我们  |  理事会章程  |  商务合作  |  会员服务  |  招聘人才  |  法律声明  |  付款办法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石油化工产业协作联盟网 COPYRIGHT @ 2016-2024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6669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信息资讯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京ICP备160066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