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理事会章程 | 商务合作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首页
资讯 电商 产品 供求 市场 专家库 专题 人物 理事会
招标 文库 媒体 通讯录 推荐 联盟 视频 会展 图片
会员
合作机遇 政策动态 人事变动 科技动态 勘探·开发 炼油·化工 油品·销售 天然气·管道储运 物资·装备
工程·建设 非常规资源 替代能源 质量·安全 节能·环保 会员资讯 综合市场快报 液化石油气市场 原油市场动态
汽柴油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库 ->> 对加强企业应用基础研究的思考毕研涛 杨虹
对加强企业应用基础研究的思考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    文字:【 】    我要投稿
    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源头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面向国家战略导向和产业共性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瓶颈的制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2018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在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等方面做出全面部署。特别提出了“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明确了“分类指导”“融通发展”等基本原则,“坚持需求牵引,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

  基础研究中既有聚焦探索未知科学问题的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也有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我们称之为应用基础研究),这两类基础研究在投入机制、承担主体、研究目的、回报预期、考核机制等管理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应用基础研究要解决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凝练的科学问题,将纯学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服务国计民生的实践中,使基础研究与相关产业(企业)更有针对性、更具多元化地对接,从而提高基础研究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利用效率,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人才链统筹融合。

  应用基础研究具有面向市场需求的特质,单纯依靠政府计划或市场机制进行研究资源配置都是不够的,需要政府与企业的互补与互动。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中来自企业的经费占20%。在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中,超过90%的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企业的比例仅为1.6%;在国家基础研究计划和项目的评审和实施中,企业的话语权和参与程度很低。由于缺乏产业需求互动的机制,也导致基础研究成果不能有效支撑产业的自主创新,造成了研究成果转化效率低。

  我国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及研究水平与美国、日本企业差距较大,且差距继续在拉大。在过去几十年,美国和日本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占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重约5%至6%,而我国企业的占比仅为0.1%。造成我国企业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的原因,一方面是囿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多数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短视行为比较严重,对于需要持续投资、见效慢的基础研究往往重视不够,缺乏开展研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科研院所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应用基础研究,导致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不如高校和国家科研院所。转制院所在转制前承担着各行业的应用基础研究,但转制院所进入企业或成为公司后,企业化的管理与基础研究的管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转制院所的基础研究被大大弱化。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中央企业的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科技创新资源和技术积累,承担着关键行业的技术创新,是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因此,在国家基础研究中,需要充分发挥大型骨干国有企业作用,特别是在产业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中,主要需要依靠大型国有企业中的科研院所,牵头组织开展国家层面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在重视原创性、颠覆性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应用技术创新,通过应用研究衔接原始创新与产业化。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基石,是技术创新的上游,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科技创新迫切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设立“特区”,稳定一小批具有战略眼光和科学思维能力的研究人员长期从事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围绕支撑重大技术突破,推进变革性研究,在新思想、新发现、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上积极进取,强化源头储备,实现科技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院高级工程师毕研涛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一级专家杨虹)编辑: 冯军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声明
①本网刊载的所有内容,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若本网转载相关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立即处理。
③本网登载此内容是为了传递更多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相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分享到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来源:中国石油报社 作者:毕研涛 杨虹 时间:2019年8月1日 浏览876次
 精彩导读
 “双碳”目标下液化石油气深加工企业何去何从? 2022年9月14日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契合“双碳”目标要求 2022年4月20日
 顶层设计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磅利好 2022年4月20日
 鼓励探索多种技术路线 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4月6日
 杨为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11月18日
 孙焕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11月18日
 以解决核心问题为导向推动油气勘探新突破 2021年6月21日
 加强基础研究 努力实现复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自主创新 2021年6月18日
 打造低成本技术优势 加快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突破 2021年6月15日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中民 2021年5月8日
 吴凯丰荣获“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21年12月30日
 刘中民荣获首届京博科技卓越奖 2021年1月13日
 李国辉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21年1月13日
 膜工业:为众多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2021年1月6日
 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互促 2020年5月28日
   最新加入专家  
姓名 性别 职称
邱东明 正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余洋 高级工程师
王勃 高级工程师
姜松奕 高工
白江坤 高级工程师
李小兵 工程师
王小斌 高级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刘宏宇 高级工程师
罗克钦 高级工程师
马玉山 高级工程师
   专家人气排行榜  
排名 姓名 性别 职称
1 黄维和 教授级高工
2 高雄厚 教授级高工
3 熊春明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4 张义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5 廖广志 教授
6 张义军 农艺师
7 李阳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8 罗健辉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9 付兴国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0 王德民 高级工程师
关于我们  |  理事会章程  |  商务合作  |  会员服务  |  招聘人才  |  法律声明  |  付款办法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石油化工产业协作联盟网 COPYRIGHT @ 2016-2024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6669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信息资讯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京ICP备16006669号-1